本赛季,土耳其足坛诞生一项耻辱性纪录,土甲球队耶尼马拉耶士邦联赛38轮全败,积分-21分,这支曾经闯入欧战的劲旅,为何在短短几年内沦为“鱼腩球队”?
2018-19赛季,耶尼马拉耶士邦仍在土超联赛征战,且排名上游区,在赛季结束后,以第五名的成绩拿到欧战资格,尽管在2019-20赛季,他们在欧联杯资格赛止步第三轮,但彼时他们还是土耳其足球的骄傲。但是,由于前任主席阿迪尔-格夫雷克的决策失误,加上疫情的冲击,耶尼马拉耶士邦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。
经济层面上,俱乐部背负着约8亿里拉债务,其中6.54亿为影响联赛准入资格的欠款,加上疫情的冲击,2023年土耳其大地震导致主场损毁,球队财政彻底崩盘,主力球员也纷纷逃离,只能由平均年龄仅为20.3岁的青年军支撑。
管理层面上,土耳其足协拒绝球队三次提出的“保留联赛资格前提下退出联赛”申请,要求其参加比赛。此外,俱乐部管理层与前任主帅及其团队存在纠纷,首轮不参赛被扣3分,纠纷案直接扣18分。
竞技层面上,由于足协拒绝耶尼马拉耶士邦退赛,这群毫无经验却要面对高强度对抗的年轻人,只能硬着头皮上场,最终可想而知,耶尼马拉耶士邦成为了“送分童子”。
北京时间5月10日晚间,耶尼马拉耶士邦在主场0-5大比分不敌根克勒比利吉,结束了本赛季的征程。由于此前被扣21分,赛季又一胜难求,球队在38轮联赛结束后积分为-21分。与此同时,耶尼马拉耶士邦在38场联赛中攻入14球,场均进球数仅为0.37球,失153球,场均失球数达到4.03球,攻防表现实在是糟糕。
唯一值得赞赏的是耶尼马拉耶士邦的年轻球员们。耶尼马拉耶士邦本赛季战绩如此惨淡,但这帮年轻的球员并没有完全放弃,他们仍旧站在赛场上为球队征战,或许是这支球队在逆境中的一道亮光吧。
耶尼马拉耶士邦若想要触底反弹,就不能漠视失败,而应该解决俱乐部债务危机,整顿管理层,寻求球队重建,实行大变革。